作者:蔣勳
出版社:有鹿文化
「我想記憶生活裡每一片時光,每一片色彩,每一段聲音,每種細微不可察覺的氣味。我想把它們一一摺疊起來,一一收存在記憶的角落。」──蔣勳
當了媽之後時間變得很零碎,精彩小說切成片段去讀總覺得少了一氣呵成的暢快,因此更喜歡選擇散文來看。最近重拾蔣勳的作品,精鍊易讀又能領著讀者自尋常小事中看見美,實在很喜歡。不若閱讀教養書、行銷書或運動寶典,翻讀文學書所期望獲得的是另一種超出預期的旅程或靈性探索,提醒自己張開尋美、尋奇的眼睛。這次選讀《此時眾生》,書中是蔣勳自2003年五月至次年一整年的五十篇作品,隨書附上的CD〈美與肉身的功課〉收錄他在2011年六則講座內容,以其低沉的嗓音分享人生況味,光是聆聽都是一種享受。順帶推薦蔣勳在TED分享的〈留十八分鐘給自己〉,演講之初所朗讀的〈願〉正好在本書充當序言,若是沒有時間聽完整場演講,光是聆聽那如歌的朗誦也足夠了。
蔣勳談美已經略遭商業渲染,有些讀者因而將之評為做作,但我依舊好喜歡能在他的文字裡讀見畫面,或蕭瑟或繽紛,時感孤獨有聲,隱隱喚起莫以名狀的情緒,不由淚眼矇矓。尤其喜歡書中他對舞者如蛹如樹的描寫,「是不是把肉體縮到最小,意志才能向上伸展?胚芽知不知道,這麼小的身體裡,隱藏著要長成一棵大樹的意志。」(129頁)作者以一整篇去描述舞者的蜷縮這個「初始狀態」之醞釀等待爆發,讀來充滿希望。若妳也覺得日子太煩躁疲乏,生活中少了許多感動感受,不妨翻讀一下,幾個篇章就足以令妳沉澱下來,靜靜在他的文字裡品味著如詩的眾生。
(圖/博客來)
*書摘:
也許花朵落下或留在樹上,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,我們所知有限,常常徒自驚恐哀傷。-P16
天上的星辰,或是人間的燈光,都曾經是人類在曠古悠長黑暗裡希望的記憶;即使微弱如螢火,也似乎暫時解脫了我們「無明」的恐懼。-P25
藝術裡的美,常常並不是現象的真實,卻是真實過後的回憶。-P61
「美」好像是心裡埋藏很久的記憶,擱置在角落,連自己也忘了,卻忽然被觸動,深藏底層的生命,一時被呼喚了起來。-P167
*延伸影評:
《香水》從未被愛以致「乏愛」的哀傷
《憂傷大象之歌》最寂寞的哀鳴:沒有人愛過我…
遲暮英雄《羅根》最催淚的5個片段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