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11日 星期一

以為會很硬結果意外好讀的《專業之死》


面對「專業之死」,我們如果置之不理,將導致民主社會中公民與專家停止對話,並有可能發展成暴民政治或技術官僚主義,導致民主崩潰。



The Death of Expertise: The Campaign Against Established Knowledge and Why it Matters
作者:湯姆.尼可斯 Tom Nichols
譯者:鄭煥昇
出版社:臉譜 

《專業之死》這書名看來像是某種推理小說,內容卻是由對現況甚感憂心的專家以所見所聞向大眾疾呼警示,當高等教育商品化、新聞產業娛樂化,當我們凡有不懂就求助Google大神,輕率地相信幾秒鐘內就跳出來的資料,卻從未詳加驗證或深入探詢資訊來源,都促使專業漸漸衰敗,也衍伸成近代不容忽視的民主危機。

談論這樣重大議題的書絕不可能輕鬆,譯者的用詞倒是非常鄉民化,這點無可避免的遭受部分讀者抨擊(認定有違專業),筆者卻頗為喜歡,若非如此親切的用詞讓閱讀時不致感到過度枯燥,或許這又將成為另一本啃不下去的艱澀專業書吧!(即便是已經用較為輕鬆的筆觸,還是硬生生讀了一個月。)

作者藉著本書替專家們道出許多不是人人都敢說、敢承認的見解,在這個資訊過於容易取得的年代,人們滑滑手機就自以為也成了「專家」,甚至敢於挑釁真正的專業;偏偏奇怪的是,有研究顯示,當能力明顯有高下之分的專家與非專家進行討論時,不僅非專家的聲音會比較大聲,且最後往往是有問題的決策會被接受……這是多麼可怕的弔詭!難怪作者認為,「公共政策辯論中的無知是一種病,而且這種病會真真切切地衝擊到美國每個人的生活品質與幸福安逸。」(p49)民主讓人誤以為所有觀點--無論好壞--都該被公平對待,糾正成為一種侮辱,「說他錯就等於說他笨」;然而,充滿謬誤的論點真有被平等傾聽的價值嗎?

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,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,
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:
民主就等於「我再無知,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」。
——艾西莫夫(Isaac Asimov

書中亦描述其他血淋淋的事實,如大學教育成為商品,營養學分多過專業學分,儼然淪為高中的補救教學,重視的不再是更深的研究與分析能力;學生對教授的要求誇張到幾乎泯除了尊卑之分,通膨的成績更顯師生間猶如顧客關係。再者,記者的入行門檻大幅降低,彷彿人人都可以是記者,本該認真追索的事實真相被幾可亂真的謠言掩蓋,明明只要踏出去實地探訪或深入追查就能發現不對勁的假新聞,在相互抄襲、舞弄筆墨大肆渲染下一發不可收拾,專業可靠的新聞徒然成為荒謬的故事或部落格囈語的延伸……這些都深切事關你我的生活,著實令人無法不憂心。

尤其貼近日常的是關於疫苗施打的例子,身為懶惰媽媽,又基於對政策的信任,並未多做研究就選擇讓孩子按表施打疫苗,但確實也會在身邊聽到拒絕讓小孩施打疫苗的論辯,其中有多少人是認真查過資料的?而資料的正確性又如何?無怪乎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將「疫苗猶豫」列為全球衛生面臨的十大威脅之一。(但當然像我這樣都沒多加研究的態度也不對!)

書裡描述的是美國,讀來卻不得不慎思,台灣的專業不也正以相似的模式死去?幸而他也提出一些方法,讓我們還有機會成為(或至少貼近一點)自己喜愛領域的專家:謙虛、放大格局避免閉門造車、要相信人性、要有判斷力;定時觀看不同觀點的新聞,最好天天看,更能培養辨識能力;而許多無法速成的技能,則必須投入時間與精神反覆練習,方能真正累積實力,否則一樣的事情即便重複做了一百次,也只是做完而已,依然無法成為實質上的專家。

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某些時刻感受到書中描述的狀況,尤其是針對部分議題論辯混戰的時候,或許心疼專業被看輕、或許承認自己所知不足、也或許對於不了解的事充滿憤怒;很推薦看看這本書,即使「沒有哪一個歷史定見不容挑戰」,但至少可以在準備跳出來批判前再思考一下、研究更深一些,並認清專業的式微對整體社會的嚴重性,用充足的理性證據取代激情,讓論辯具有實質意義,避免自己的無知也成為危害之一。


*閱讀書摘:
鄧寧-克魯格效應:愈是笨蛋,就愈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!-p74
愈是草包的傢伙,就愈不可能知道自己錯,別人對。愈是沒料的人,就愈會去無中生有、穿鑿附會。最沒辦法透過學習而有所長進的,就是這種人。

葛連.雷諾茲:「要當個稱職的選民,屬於成年人的討論我們得有能力參與。我們必須要有能力傾聽與自己相左的意見,同時,我們得根據新的證據來改變自己的想法。-p153

真正的研究事非常辛苦的,而且對於從小在電子刺激中長大的人來說,研究還極其枯燥無聊。研究需要人有能力去找出真正數十的資訊,然後將其擷取重點、分析、化為文字,然後呈現在世界面前。研究能力不是科學家或學者的禁臠,而是高中教育就應該賦予我們所有人的能力,畢竟非常多的工作與職場都需要在其位的人有一定的分析能力。-p162

阿利斯帖爾.庫克:「誰能勉強自己在沒心情的時候把事情做到百分之百,就是專業。」-p181

比爾.畢夏普《大揀選》(the big sort):美國人現在在生活中、工作上與人際關係上,都會選擇跟自己頻率相近者亦步亦趨。網路上自然也是同樣的情形。-p186

持平而言,記者多半都會尊重你的發言,並準確報導你的觀點──我只有幾次遇到過被突襲發問或被錯誤引用的情形──同時記者也多半會尊重你出於原則而拒絕對專業以外的問題發言。知道什麼時候該拒絕,是你身為專家的職責,不該推給記者。-p238

專家錯誤的另一種狀況是專家沒有撈過界,但他們不想光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提出解釋,他們想要更上一層樓,對還沒發生的事情加以預判。預測未來,其實就違反了科學的基本原則,因為科學的任務就是解釋過去,而不是預測未來。只不過社會上對這兩者的需求正好相反,預判若是一種商品,那它的市場要遠遠大於解釋。更糟的是一旦專家預判失準,那一般人就會將其解讀為專業沒有存在的價值。-p251

 

*延伸閱讀:
對德國刑法造成實質影響的法律小說《誰無罪》

《失物之書》藉童話面對人生的失落

未來記憶成功術:向未來預借自信,輕鬆打造「我做得到」的人生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