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

對德國刑法造成實質影響的法律小說《誰無罪》

一樁原本動機不明的謀殺案,追到最後竟撼動了立法根基……
馮.席拉赫暨世界暢銷的《罪行》、《罪咎》後之第一部精采長篇小說。(圖/博客來)

書名:誰無罪(Der Fall Collini)
作者:費迪南.馮.席拉赫  
譯者:薛文瑜
出版社:先覺 

與大多人一樣,關於費迪南.馮.席拉赫的著作,當然是從2009年《罪行(Verbrechen)》一書入門,該著作的11個短篇都宛如電影,當時閱讀就頗為震撼,每樁罪行包裹著難解的人性難題,善惡黑白無法絕對地區分而令人唏噓,正確判了罪,卻難以從中感覺到正義得伸張的暢快。第二本《罪咎(Schuld)》則是因為荒謬沉痛而令我印象深刻,受害者的人生被毀卻無人付出代價,諸如此類,真的不願意再多看一遍……就如該書介紹:「罪與罰、公平與正義,從來都不簡單。」「犯了錯的人,未必都以接受刑罰作結,但罪咎可能就此生根,以超乎想像的方式,崩毀原來的世界。」

(圖/博客來)

讀馮.席拉赫的《誰無罪》,很喜歡其情節安排,前二本的短篇可能翻完一則便需要喘息一下,以思索其中的無奈並轉換難受的心情,長篇就省去了每一回的停頓,前半部可以順暢享受現在與過去/律師與委託人各自情境的細膩描寫,兩位人物在時間上分別以順敘及倒敘呈現,直到委託人的童年揭露,方才令這樁和善老人慘遭毫無前科的男子殺害之犯罪動機彰顯。案件中的兩造律師都信仰著法律、前輩提攜後進,律師與受害者家族的深厚情誼帶來之衝突,都讓故事更具可看性。

書中情節摻糅著真實,1968年,德國著名刑法學者德雷爾博士(Dr. Dreher)主導了一條毫不起眼的秩序違反法施行法,這讓納粹時期犯下謀殺的公務員和軍人躲掉了刑事追訴,「導致1960年5月8日後開始的追訴活動必須停止,猶如經過赦免」(許澤天〈審定者後記〉,P.181)。德國刑法深深影響著我國刑法,本書的面市令德國聯邦司法部長下令籌組委員會,針對聯邦司法部內與納粹歷史相關的案件審理進行全面徹查,也讓我國刑法學者檢視起臺灣法典對當年白色恐怖統治的寬容。之後的歐洲新聞顯示,未來任何可能涉案的納粹被告無法再以「只是遵守上級命令」為辯詞逃過法律制裁,相信這對於許多當年曾受害而持續苦苦尋求翻轉正義的「納粹獵人」感到激勵與安慰吧!即使他們雙方都已日益凋零……

很喜歡吳念真導演對本書的推薦結語:「一個血淚交織、讓你讀完之後連一聲長嘆也顯得斷續無力的故事」。但至少,作者在最末留下的意象尚且透著微光,犯罪者的後人還是能走自己的路,就讓前人的罪留在他們自己身上吧。

*延伸閱讀:(電影)

《大法官》:教你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律師

《我一直深愛著你》:刑責也無法抵銷的自責

《眼淚》:「事情若是沒有解決,原諒是不可能的。」

《憂傷大象之歌》:渴愛而不得,全然的孤寂終至走向末路

《目擊者》:複雜交織的利益下,沒有人置身事外

《香水》:從未被愛以致「乏愛」的哀傷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