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

《野學:探索,在路上》培養隨遇而安的能力


「靜心聆聽外界,豐富自己內在世界!」

(圖:Readmoo
一場親子/師生共學,自主、自信、自律、自由的生命教育。

作者:徐匯野學 
出版社:木蘭文化 

一直記得老爸在我即將踏上外地求學獨立生活的那一年,有次照慣例在週末帶著全家踏青,休息時特別拿出統一麥香紅茶分給我們飲用,並要求注意其標語:尊重生命、親近自然、彼此關懷、樂觀進取,而這正是他期望我們擺在心上的生活態度。現在我有了孩子,當然也希望能把這樣的觀念灌輸給寶貝,加上組了小小共學團,看到《野學:探索,在路上》猜測或許能得到課程好點子,便讀了本書,雖然內容不若預期的方向,卻確實有許多觀念是值得身為家長的我深思。(正巧,書中提及臺灣人要做的三件事:騎單車環島、登玉山、泳渡日月潭──家父也都完成了!)

本書的「野學」定義並非戶外教育,而較像「探索教育」,帶著孩子去探索、體驗生命,Dargo老師則形容野學是種「冒險治療」,透過各種活動建立自信、產生改變。熱血教師們帶著孩子有系統地進行訓練,再到活動裡自發學習、體悟,熱心家長不僅提供協助也做到不干涉帶隊老師,問題發生就處理,每個人都在過程中成長,看了都忍不住想帶孩子跟著出發了!然而,讀到路上曾有孩子出意外卡在大車車輪下的驚險,還是得好好思考,未來若有這樣的機會,是否至少能夠勇於放手?

另外還注意到書中帶隊老師適時地表現英勇,讓孩子崇拜以利收服人心,帶青少年的教師尤需如此,我們父母亦然,也得提醒自己持續學習,否則可能一眨眼就被孩子遠遠超過啦!

(圖/博客來)

 
*書摘:

  孩子終究是要離開父母去追尋自己的夢,
  離開,也就是自己夢的開始……
  「在路上,大人請不要插手 。」

◆野學不是放任,更不是冒險,而是透過引導與陪同,讓孩子徜徉在自然的懷抱裡行光合作用。
◆野學在「放手求生」與「陪伴扶持」兩條線中平行前進。
◆野學是「要相信小孩的能耐!」

「好,現在張開眼睛。如果你們能靜下來,很好;如果還沒辦法,沒關係,表示時間還沒到,由動到靜是需要學習的,需要時間和歷練。」-P64

阿金老師:「我所教的『生命教育』就是一直在丟種籽,即便是死的種籽我都敢丟,為什麼?它不發芽就會變成其他種籽的肥料啊!」

「放手吧!……在放手與不放手之間,還有一種關係叫『陪伴』;孩子不會因為你不黏在身邊而不再愛你。」所以,「請不要跟在野學隊伍的旁邊、或後面,或突然的出現在小孩面前表示關心,以免干擾孩子學習獨立,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。」-P96

*延伸閱讀:




青少年的野外探索推薦書單可參考:謝智謀〈藉閱讀親近山林,在大自然中陶養少年心〉(親子天下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