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

【財富自由的真諦:身心均衡的富足✨】

-讀 慢活夫妻 George & Dewi《慢富》



「現代社會讓人變得凡事都想求快,但很多事急不得,快不一定是好事。」


這本書出版時,開始陸續在喜歡的播客,如歐陽立中老師、精算媽咪珊迪兔等節目,聽見與慢活夫妻的訪談,很喜歡他們看待財富的態度-

💎「慢慢致富,快快自由」:讓工作與有品質的生活達到平衡!


慢活夫妻點出:

💰 財務自由  ≠  財富自由

 (用不盡的資產)  (含健康、人際、時間…)


即使不是富二代,也不須妄自菲薄,只要跳脫好高騖遠、快速致富的錯誤期待,用正確的觀念跬步千里,仍有機會讓自己成為身心健康的「富一代」。

很推薦想好好認識「財富自由」的你!


書中特別有感的三點,分享給你:


🪙1.學習有意義的花費

 

慢活夫妻分享他們家也有「世代差異」,上一輩的理財觀念不一定正確,例如囤積保險、玩股票不如存銀行…或者外包家務、點外送餐、超商咖啡,恐怕多半會招來長輩murmur;

但如果對你來說,這些省下來的時間&帶來的心情正能量,足以給你更高的做事效率與時間運用,價值衡量下,仍舊是非常划算的!


面對來自長輩的不解與責難,保持開放心態、接受彼此存有差異,稍稍拉開一點距離,各自做覺得對的事情,就夠了,每個人終究只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

讓倉編很有感的是社會框架那一篇,如今年輕人往往承受著期待-「要結婚就要先有房」…🏠💏

偏偏現在房子貴到遠超出新鮮人能力,於是很多人不得不請長輩金援,而招致很多麻煩的溝通問題、情緒勒索。

倉編是結婚後約六七年才總算買房的,即使也同樣收到很多雜音,認為租屋都只是在幫房東繳房貸。

婚後如同婚前租賃6-12坪的套房(幾乎每年搬遷,不一定有流理台,有些租處,煮飯甚至得從浴室拉延長線),直到生小孩才改租兩房兩廳的小坪屋,再租了四年多的大坪數A7社會住宅;

只花有意義的錢,慢慢累積存款,才終於在近年可以不靠長輩而買下小窩。

強者我朋友更連生完小孩都還租小套房,之後才買下汽車、中古屋,如今已經換房、購入大坪數的新房子!

以上是倉編與友人「慢慢買房」的分享🏠 

雖慢了幾年,且不是人人都熬得住,但若與另一半擁有同樣的價值觀,真的可以多多討論,或許你們也能找到更適合的選擇~相信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💗


- 

🪙2.先理財再投資


所謂的「投資理財」,實際應該分開為「先理財、再投資」

理財:瞭解自身的資產、負債

投資:在良好的理財基礎上以錢滾錢

(「理財」可搭配珊迪兔的《家計力》,有釐清自身財務狀況的詳細說明。)


而說到投資,誰都希望能「低風險、高報酬、短時間」,偏偏這正是投資上的「三元悖論」,想找交集處的金融商品可說是沒有,但換個角度,突破悖論的最佳解可能是「本業+副業」。

慢活夫妻及《我在Amazon上班,需要紅酒與心理師》作者,都曾在高薪卻也高壓的大企業打拚,忙碌的本業之外,仍撥出心力書寫、經營部落格等副業,薪水與作品積累都成為他們的底氣,最終熬成職業轉換(開除老闆)的門票-就是最好的投資典範!


🪙3.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


關於投資,慢活夫妻不畏寫出曾經的失敗當成提醒,例如台股與加密貨幣,所有金融商品都具有風險,不熟悉的可以嘗試、權當學費,最後加強投資在認真瞭解過的標的;

他們的強項就在「美股」,並點出大多人(如我)裹足不前的理由,(身邊沒人買、覺得自己錢不夠…)只要跨出學習的第一步,開始永不嫌晚!

如果你跟我一樣未曾認識美股,一定要好好讀〈成為有遠見的投資家〉這篇打破許多誤解與迷思,光是「原來門檻沒有想像的高」,就成功令我決定要花點時間認識它。

而不管想投資台股或美股,都別以「現在已經在高點」來當藉口,目光放遠,終能用時間對抗短期波動。



如果你自覺什麼都還沒起步,不妨先讀這本《慢富》建立相關知識,從觀念上開啟財富自由之路吧!

無論做怎樣的投資與努力,務必認清:

💰金錢終究是「媒介」而非「終極目標」


賺錢,能讓你擁有更彈性的時間,更自由的「選擇權」,在能力範圍內安心消費,過上理想生活。

跟著慢活夫妻的步調學習投資知識,找出每天最高效的「黃金時間」專注工作,並把瑣事留到「離線時間」處理,就能把時間效益最大化,掌控生活-用健康的身心靈,帶自己慢慢致富💗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