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論優先~很值得去電影院支持的國片!💯
先不說男帥女美的柏宏等一眾主角,逼真的高鐵場景、乘客全是專業演員,就讓人在觀影時快速完全投入!
不只超越過去的優秀動作片,路人只顧自己、易被煽動情緒等,也盡顯真實的人性醜態(即便令臺灣人自負的人情味,在生死關頭似乎也幾乎褪盡…),令人更好奇背負重任的主角,將會如何抉擇?
隨意看了一點預告就入場,除了本來就喜歡的幾位,蔡凡熙、姚以緹跟黃奇斌都令我驚喜!
觀影當下真的很沉浸,也不斷去想,真有什麼可以兩全的辦法嗎?
很推薦親自欣賞,然後~提醒自己無論在什麼情況下,遇事都不要變成討厭的那種人。
《96分鐘》與我愛的《黑暗騎士》都出現哲學經典-「#電車難題」變形。
觀影時,忍不住想到善於操控人心的Joker,在城市兩端設下陷阱,讓蝙蝠俠抉擇-
…很遺憾,小丑真的有夠壞,蝙蝠俠先朝瑞秋衝去,偏偏陷阱裡還藏著陷阱-最終,瑞秋被炸死,丹特顏面傷殘,性格大變,淪為邪惡的「雙面人」。
(兩船各握有對方船上炸彈的引爆器,也是該片另一個電車難題之變形。)
不想爆雷,只討論預告片就提及的:「犧牲少數,拯救多數」👈
真正的難題,恐怕不是救誰,而是誰來背負選擇之後的罪責?
不妨也設身處地想想這些困境,或許,你將會對某些選擇有更多包容。
為此,看完電影我立刻去借了本書-《#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?》
在天橋的你,該為了救鐵軌上的五人,把噸位足以停下火車的胖子推下去嗎?
而且~我先想到的是,不管胖子是否同意,我推得動嗎🤣
與許多災難片一樣,面對重大事故,人們自然而然想自保,尤其公共場所的群眾恐慌,不乏老弱婦孺被犧牲,甚至無辜的踩踏致死(莫忘梨泰院!)同時,也更容易遭到操弄-
有心人士稍加搧風點火,立刻燃起群眾旺盛的怒火撻伐。
做出當下實際有效的行動,例如找出口、幫助需要的人、保護自己。
這三步驟,在大多緊急時刻都適用;與其盲目跟著人群奔逃,回歸冷靜,才能救命。
可惜這部是12+,兒子還無法進場,希望大家看.起.來~